——九江市教育系统第七届“德艺双馨”教书育人楷模刘磊云
刘磊云,1997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,从教25年里由一名普通老师,不断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、江西省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、江西省特级教师,同时还担任了柴桑区一中校长助理。他热爱教育事业,钟情于三尺讲台,他热爱自己的学生,呵护他们茁壮成长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,在三尺讲台书写自己无悔青春。2014年,刘磊云所带的文科班取得了高考囊括了全区前七名的好成绩。
诲人不倦,严中有爱育桃李
教了25年的书,做了23年的班主任,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字“好”。而他多年来教学的最大法宝也是一个字“爱”,他给学生的爱是真心的,很多在别的老师那里是很调皮的学生,到他那就不调皮。
有一次半夜12点有位学生打电话说发高烧,刘磊云立即赶到学校,带去看病,打完针以后,已经是凌晨三点多,他把学生带回家,安置好,对学生说,五点多自己要去学校值班,塞给学生一点钱,让他买早餐去上学。后来,这位学生由“学困生”变成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。
曾经带过的班上有一名女生无法适应高中巨大的学习压力,又无法融入班上的氛围,她把手机偷偷带到了学校。刘老师把女生叫到了办公室谈心,语重心长地告诉她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,只有通过今天的努力,才能成就明天的辉煌。女生返校后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后来她的学习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。
还有一位学生特别调皮,多次转学,中途还转学到了南昌的美佛尔学校,花了家里6万只读了一个月就回来了。他及时发现问题,发现该同学讲义气好面子。刘老师就让他做班干,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,刘老师也不断找他的闪光点,很快张同学就融入到班集体,学习也有很大进步,最终考取了本科大学。
刘磊云老师舍小家,顾大家,一心扑在工作和学生身上,每逢过节,只要学生在校,他就陪学生过节,有一年小年高三学生没回家,他把不能回家的班上学生带到外面酒店吃饭,让学生们非常感动。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,他用爱点燃每一个学子的心灵,不断感化他的学生,让他们一个个成人成才。


完善自我,潜心钻研结硕果
完善自我,潜心钻研结硕果
在教育教学中,他不断钻研与探究,常言道:要给学生一杯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。他始终走在课改的前沿,及时转变教育观念,了解课改的最新动向,勇于探索教育规律,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。他积极参加各种公开研讨课,教学技能不断提高。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,曾获江西省说课竞赛一等奖,九江市历史说课一等奖,指导的青年教师王素斌等人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。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,2020年他主持的江西省十三五规划课题《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》顺利结题。


近些年他积极撰写论文,参与教辅资料编写,在国家级和省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。2010年,荣获江西省骨干教师称号,2013年获江西省学科带头人称号,2018年,荣获柴桑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称号,2021年,被江西省政府授予“特级教师”荣誉称号,2022年9月,被评为九江市第七届德艺双馨教书育人楷模。




在刘老师眼里,没有差学生,更没有坏孩子,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,每一块“顽石”都能雕琢成一块玲珑剔透的美玉,只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,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。